爵士攝影藝廊 「旅程:美國,一個人」曾世杰 攝影個展

展覽主題 : 「旅程:美國,一個人」曾世杰 攝影個展

展演者: 曾世杰

展出地點與時間:台北爵士藝廊(台北市松山區八德路二段4312)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    2013824 () - 201395()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    每日開放時間 : 週一~週日 10:00~18:00

《易經.賁卦》中「觀乎天文,以察時變;觀乎人文,以化成天下。」

在嘗試了解一個族群的文化時,旅行,成為一般人最常選擇的一種解譯工具,經由行途跋涉與視野擴展,在旅途經驗中體悟。

我自認我這輩子就是一個旅人。

19931031日,帶著相機及一本加註學生簽證的護照,我第一次離開台灣。隔天,經由加州洛杉磯機場,踏入美國領土,開始往後十年的文化衝擊之旅。在走過廿二州,經歷1995年奧克拉荷馬市聯邦大樓的爆炸、1997年電影鐵達尼號造成的轟動、1999年科羅拉多州丹佛市附近的哥倫拜中學學生開槍掃射案(及台灣921大地震)2001911美國遭受恐怖攻擊事件、以及2002年美國反恐戰爭開打和經濟逐漸走衰等風風雨雨後,2003710日,我重新扛著相機,循著來時路徑,經由加州洛杉磯機場,回到家鄉台灣。

2010年耶誕節前夕,我自學術交流基金會Foundation for Scholarly Exchange (Fulbright Taiwan)獲「2011-2012資深學者傅爾布萊特研究獎助金 」(Senior Fulbright Research Grants) 獎助,2011年9月1日,我相機,再度經由加州洛杉磯機場,入美國人的領土。

不一樣的是心態與壓力。

我仍是個旅人,但這次背負著文化研究學者的身分,以及友人們「拋家棄子獨自在美國逍遙」半戲謔的眼光審視。於是我的十個月旅行與生活,全是糾結在不同卻又似曾相識的城市間、陌生又熟悉的文化背景、開口或閉口的尷尬、一間加油站換一杯苦不堪言但鄉愁般的咖啡、流浪於不同旅館、夜宿在不同張床上的孤寂、還有那無可言喻的倉皇與惆悵。

201111月某日,我在科羅拉多州丹佛市,遇到一場大雪,午夜過後,雪就如同電影中的暴風雪那般紛紛砸下,幾個小時後,旅館窗臺外,便積了近一呎左右的雪。隔天一早,天還未亮我便起床,看著外面被一片白茫茫的雪覆蓋著的停車場,與一排披著雪衣如饅頭般圓滾滾的車子。當地人倒也見怪不怪了,這並非第一場雪,而28°F下的溫度卻一點也不覺得冷。被雪困住的城市,就當作是舊地重遊,於是我去看Robert Adams Denver Art Museum 的一場展覽。十五年後再看的一場秀,我忽然覺得從中學到更多,看到更多以前年輕時沒看到的細節。

比如:

拍底片機的同好們都應該知道對底片作「增感」的處理及其重要性。「增感」,英文以push來解釋,簡而言之,是將底片以超出本身所能容忍的方式記錄影像,再施以比一般顯影所需更長的時間,同時加強藥水腐蝕的壓力以去除一些底片上多餘的銀成分,然而,如此卻可以在較惡劣的環境中取得超乎想像的美好影像。

另外:

《莊子•則陽篇》中「有國於蝸之左角者,曰觸氏;有國於蝸之右角者,曰蠻氏,時相與爭地而戰,伏尸數萬,逐北旬有五日而後反。」

Robert Adams的作品中記錄著美國西部的廣袤無垠,人之所見所聞、眼界與胸襟,於是隨著寬廣的地形延伸開闊開來,包容了這片土地上更多的可能性和種種相異的存在。

美國文化或價值觀優劣與否,應該不是我想在這一系列影像下所想表現的意圖。我深愛我的家園,但也因此洞窺身邊許多人常為了爭一些無謂的生活舒適,弄得心勞神絀。汲汲於爭取擁有更多微不足道的利益同時,我常想這些東西是不是一定能令我的人生變得更有價值和意義?我們的眼光真的只侷處於蝸角的觸蠻之爭嗎?還是我們都不願看到或不願知道罷了?

反思一下,為什麼別人可以、我們不行?

我沒有想以相片詮釋旅途的野心,只想讓沒有機會在這個“文化大熔爐”的國度如我一般生活的人們,透過我的眼睛所視走入美國人的尋常市井。我想卸去一般人對美國文化如好萊塢電影場景般華麗的既定印象,露出這遠方國度在光鮮舞台後最直接不諱的素顏。

習慣冷眼觀察的旅人不會停歇,旅行總有不斷重複的啟程與歸途,一如人生。

 

 

美濃人  曾士杰

於美國維斯康辛州麥迪遜市

爵士攝影藝廊
JAZZ  PHOTO GALLERY
E-mail
│jazz603@jazzimage.com.tw
   台北市八德路二段4312
營業時間│1000~1800│週一~
服務電話│2741-2256#603

<回上一頁>